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涉及推进污水大气治理等
发布时间:2025-1-03
来源:
浏览量:8537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yì】见》),明确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从7个方面提出【chū】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zuò】的重点任务。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chōng】分【fèn】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建设海绵城市,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缓解雨洪内涝压力,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单位、社区和居民家庭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大幅度减少【shǎo】城市硬覆盖地面,推广透水建材铺装,大力建设雨水花园、储水池塘、湿地公园、下沉式绿地等雨水滞留设施,让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不断提高城市雨【yǔ】水就地蓄积、渗透比例。
恢复城市自【zì】然生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tǐ】、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建设森林城市。推行生态绿化方式,保【bǎo】护古树名木资源,广植当地【dì】树种,减少人工干预,让乔灌草合理搭配、自然生长。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lǜ】化。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sè】。
推进污水大气治理。强化城市污水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抓紧【jǐn】治理城区污水横流、河湖水系污染严重的现象。到2020年,地级【jí】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缺水城市再生水【shuǐ】利用率达到20%以上。以中水【shuǐ】洁厕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中水利用率。新建住房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一定【dìng】规模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当安装中水设施,老【lǎo】旧住房也应当逐步实施中水利用改【gǎi】造。培育以经营中水业务为主的水务公司【sī】,合理形成中水回用价格,鼓励按市场化方式经营中水。城市工业生产、道路清扫、车辆冲洗、绿化浇灌、生态景观等生产和生态用水要优先使用中水。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城市工业源、面源、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着力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加快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社会参与【yǔ】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树立垃圾是重要资源和矿产的观念,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通【tōng】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强化城市保洁工作,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垃【lā】圾处理处置,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化、市场化,促进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接。通过限制【zhì】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制品使用,推行净菜入城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shēng】。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厨余垃圾家庭粉碎处理。完善激励机【jī】制和政策,力争用5年左右【yòu】时间,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城市规划遵循绿色
《意见》指出,创【chuàng】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从区域、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加强空【kōng】间开发管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àn】照严控增量、盘活【huó】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把保护基本农田放【fàng】在优先地位,保证生态用地【dì】,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推动城市集约发展。
推进节能城市建设
《意见》指出,推【tuī】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自然气候特点,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完善绿色节能建筑和建材评价体系,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标准。分类制定【dìng】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
同时,实施城市节能工程。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jìn】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明确供热采【cǎi】暖系统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技术要求,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监督办法。进一步加强【qiáng】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运行管理,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大力推行采暖地区住宅供热分户计量,新建住宅必须全部实现供热分户计量,既有住宅要逐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意见》指【zhǐ】出,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城市经验,逐步【bù】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lì】。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lǜ】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yā】力。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到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0%以上,大城市达到30%以上,中小城市达到20%以上。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不同运输方式和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顺畅衔接、便捷换乘。扩大公共交通【tōng】专用道的覆盖【gài】范围。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zhì】,改革公交公司管理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增强公共交通运力。
同时,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mín】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jìn】绿地。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为保障城市安全,应建立城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确保饮水安全。(转自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