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重点任务【wù】和工作要求。
《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sī】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2018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提出要创新环境监测体制机制,强化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不断完善“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数【shù】据质量,大力推进监测新技术发展,加快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顶梁柱”作用,为落实好2018年环保重点工作任务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与保障【zhàng】。
《要点》明确了【le】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wéi】“13631”,即一个统领、三项重点、六个专项、三项基础、一个保障。
“一个统领”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参与和推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好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三项重点”。一是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精神,突【tū】出抓好地表水【shuǐ】自动站建设和事权上收任务。二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文件精神,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准【zhǔn】、全”。三是大力推进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全国联网。
“六个专项”是指围绕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加强的六项支撑工作。
一是巩固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预【yù】警,全力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强化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加强“2+26”城市组分与光化学【xué】网监测,开展空气质量例行监测及排名,推进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监测和PM1试点监测。
二是深化水环境质量监测,有力支撑“清水【shuǐ】行动”。组织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排名,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县级城镇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开展监测,组织做好国界【jiè】河流监测。
三是扎实推进土壤环境监测,有力支撑“净土行动”。完善并运行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组织开展2500个背景点和部分历史基【jī】础点监测,发布【bù】5项土壤和沉积物标准项目,出台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四是强化生态遥感监测,有力支撑生态保护。组织对全国818个县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开【kāi】展417个必测村庄和2000余个选测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推【tuī】进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项目实施。
五是认真做好声环境监测。推进声环境功能区划与监测点位调整,开展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试【shì】点开展机场噪声监督【dū】性监测。
六是加强污染源监测,为环境执法督察提供支撑。要求省级环保部门组织开展行政区内固定【dìng】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检查监测,大力【lì】推进企业自行监测,2018年底前完成火电和造纸行业的专项检查。编制印发石油化学等8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jì】术指南。
“三项基础【chǔ】”。一是指加强监【jiān】测能力建设。加快推进6大区域质控能力建设,2018年底前各区域质控中心要【yào】具备对区域内环境空气、地表水监测进行质量控制与监督核查的能力。加强区域土壤样品制备能力建设,2018年底前承担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及西北6大区域土壤样品制备任务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具备土壤样品制备能力并投入运行。
二是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加大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力度。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组织开展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综合分析【xī】。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环境监测数据与信息产品,不断【duàn】满足公众环境知情【qíng】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是大力推进监测科研标准制修订和环境统计工作。加强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制修订, 2018年制定出台50项左右环境监测类标准。推进环境统计与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排污许可任务衔接【jiē】,研究修订新的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一个保障”是指要落实全面从严治【zhì】党责任,加强环境监测系统行风和队伍建设,开展第二批环境监测“三五”人才遴选,为监测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澎湃新闻 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