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实施制造【zào】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具体来说围绕“中国制【zhì】造2025”,推行机器人、物联网、安防、汽车联网产品等产品认证。围绕工业强基,推动铁路、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开展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整合相关资源,组建检测认证联盟,引导相关检测认证制度、标准、服务及机构走出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设1-02家国家质检中心。
此外,通知中还专门指出要增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具体来说,围绕产业结构和【hé】区域布局,按照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国家级和【hé】地方级两个层面,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或地区创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服务示范区。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完成CCC、有机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数据“云桥”服务功能【néng】的开发建设,探索有机产品认证环境【jìng】监测数据共享,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享管理服务网络。加强与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数据共享开发平台互联互通。大力推进第三方【fāng】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工程建设。在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探索制定采信认证认可结果的鼓励性政策,进一步加强刑事技术、机动【dòng】车安检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提高相关领域治理水平。
详细内容如下:
贯彻落实《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行动计划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和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的部署,为贯彻落实《认证【zhèng】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2017年工作重点,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目标,全面开【kāi】展质量提升行动,严守安全底线,拉升质量高线,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制定本行【háng】动计划。
一、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
(一)深化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建设。紧贴人民群众对中高端食品的消费需求,按【àn】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健全完善与各部门、地方政府的协作配合【hé】机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公共平台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共同促进“三同【tóng】”食品扩大影响,走【zǒu】入千家万户。年内累计征求12000家出口食品企业需求,重点帮扶企业超过1000家,帮助“三同”企业与线上线下商务交易平台“无缝”对接,商务交易平台与“同线同标同质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加快“三同”产品国内销售及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三同”监管数据互换和监管工作联动,推动培育一批“三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三【sān】同”上线企业增加500家,“三同”食品销量【liàng】突破100亿元。
(二)大力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整合。推动《国务院办公【gōng】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chǎn】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任务落实。及时制定《绿色产品标识认证管理办法》,发布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严格规定对绿色产品认证机构、实验室的能力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吃、穿、住、用、行【háng】”,发布首批试点产品目录。加快推动绿色产品标识认证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健全绿色市场体系、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创造有利条件。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结果在财税政策中采信。
(三)推出高端品质认证服务。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认证机构为主【zhǔ】体,采取多种认证模式,开发智能家电、汽车联网产品、洁净玩具【jù】、蜂蜜认证等一批消费品、食品农产品高端品质认证。支【zhī】持各地方结合区域优势、产业优势组织开展认证活动,着力推动浙江制造、深圳标准、上海品质等一批区域性高端品质认证【zhèng】品牌建设。
二、助推各行业质量提升
(四)强化各行业质量管理基础。加强管理体系认证创新,探索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和增值审核试点。在装备制造、建筑、交通、国防军工等行业推行“ISO9001通用要求+行业特定要求”认证模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行业适用性。着力提升批【pī】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率。推动住建领域检验检测认证联盟统一标识、统一规则、统一管理、统一采信,开展联盟标识认证【zhèng】。研究推动整【zhěng】合管理体系、追溯管理体系以及能源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可持续性管理等新型管【guǎn】理体系认证,探索在新能源车辆及充电储能设备、公路铁路桥梁钢结构【gòu】、综合运输设备互联互通性、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金融支付产品等产品或领域建立认证认可制度,加强建筑装修、门窗、防水等领域国家产品质检中心规划建设,助力提升相【xiàng】关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五)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围绕“中国制造2025”,推行机器人、物联网、安防、汽车联网产品等【děng】产品认证。围绕工业强基,推动铁路、轨道交通装备【bèi】认证开展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整合相关资源,组建检测认证联盟,引导相关检测认证制度、标准【zhǔn】、服务及机构走出去。围绕战略【luè】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设1-02家国家质检【jiǎn】中心。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检测认证制度。探索建立重要产品追溯管理认证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标识制度,加强与保险、“三包”召回等制度的紧密衔接。
(六)实施服务业质量提升支撑工程。坚持创新为先,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进服务认证共性技术研究及认证制度建立实施。推动养老、教育、旅游、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物流等领【lǐng】域认证认可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中医药保健、体育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互联网金融、金融信息安全等认证认可创新型制度或项目。
三、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七)保障食品农产品供给质量。采取措施扩大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覆盖面,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认证。加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良好生产规范认证,促进食品农产品向绿色化和中高端发展。发挥进口注册【cè】在进口食品治理体系中的作用【yòng】,创新境外源头监管手段。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国际互认,显著提升国内有机产品、良好【hǎo】农业规范等食品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果品、茶叶、蜂产品等重点行业,研究采用认证认可方式促进农产品品牌培育和【hé】建设。
(八)支持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加强跨部门合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quán】以及水利行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探索在气象行业重点领【lǐng】域开展认证认可工作。继【jì】续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年内增加10家以上示范创建区。
四、加快改革创新发展
(九)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减优化强制性、准入类制度,公开各项国家统一推行认证制度的目录和准入条件,以【yǐ】玩具、电子电器为试点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改革,加快推进国家质检中心管理制度【dù】改革,着力营造公开、公平、透明的【de】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环境。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zuò】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向产品认证管理模式转变的准备工作。以风险管理、信用管理和过【guò】程管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向业务全领域、监管全过程覆盖,带动认证认可监管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探索建立基于信用、风险的从业机构分类监管模式,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
(十)完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多元参与、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的【de】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从业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引入高端智库资源作为有效补充。加强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探索建【jiàn】立创新引导基金和创新孵化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研究建立创新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自愿性认证制度设计,深入【rù】实施支持自愿性认证发展相关政策,加快推动自愿性认证领域创新步伐。加强部门合作,共同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
(十一)聚焦创新发展战略重点。紧【jǐn】贴国家战略要求和市场发展需求部署年度科技创新工作重点【diǎn】。继续深化NQI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认证认可强国评价指标研究等一批创新成果,突破支撑贸易便利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信息安全认证评价等一批关键技术,加快形【xíng】成服务认证、绿色产品认证等一批行业标准,并在“互联网+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快研究进展。支持从业面对市场需求以及新技术、新业态要求开展自主创新。
(十【shí】二)实施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工程。启动国家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创新基地建设,推动建立国家节【jiē】能减【jiǎn】排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国家智能制造认证认可服务平台、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启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大数据应用和网上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前期资源环境准备。建设完善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认可和基准体【tǐ】系技术环境和支撑平台,年内研制关键信息技术产品信息安全检测评价能力验证物品5个。
五、开创国际合作新局面
(十三)全面推进多边合作与互认。继续强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组织管理,开展国【guó】际组织任职有效性评估、国际组织人才库建设、国际组织进展情况年报以及新国际组织跟踪。继续推进多边互认,调整IEC合格评定体系国内技术机构加入政策,扩大国际多【duō】边互认体系国内从业机构队伍;组织完成IECEx领域服务认证扩项申请、IECQ领域LED项目推广以及IECRE领域【yù】技术机构对外推荐工作;与经【jīng】合组织继续对GLP/MAD保持对话和技术交流。着力通过承办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中国认【rèn】证认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指导IECEx国际研讨会承办工作,积极策划2018年IECRE年会、2019年IEC大会筹备工作。
(十四)实施“认证中国,联通世界”工程。深入落实《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开展认证认可国际交流培训与援外项目,推进“一带一路【lù】”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机制化。突破【pò】互认技术瓶颈,探索区域合作机制,加大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走出去”支【zhī】持措施研究力度。积极参与国家自贸区谈判,推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际互认。
六、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
(十五)加快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化发展。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支持国有从业机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从业机构向提供检验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并在行政审批、规则备案、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应鼓励措【cuò】施。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cè】行业【yè】统计制度。针对低端服务供给过剩、高端服务供给不足等结构性矛盾,开展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从业机构向价值链高【gāo】端延伸。开展从业机构能力【lì】评价、品牌评价活【huó】动,分行业、分领域树立标杆,培育一批细分行业类别的“领跑者”、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机构品牌。
(十六)增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围绕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按照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国【guó】家级和地方级两个层面,在重点领域、重点【diǎn】区域建设一批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或地区创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服务示范区。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完成CCC、有机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数据“云桥”服务功能的开发建设,探索有机产品认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加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享管理服务网【wǎng】络。加强与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数据共享开发平台互联互通。大力推进第三方检验检测【cè】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工程建设。在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探索制定采信认证认可结果的鼓励性政策,进【jìn】一步加强刑事技术、机动车安检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提高相关领域治理水平。
(十七)推进“互联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建立【lì】智慧型认证认【rèn】可检验检测。探索开发全样本分析、检测云、远程审核和在线监测等新业态新模式,在信息安全、物联网产品、电商服务等领域率先开展“互联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业务”试点。推动认证机构行政审【shěn】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网上系统上线运行,逐步建立【lì】完善“互联网+监管”模式。按照共建共享原则,启动全国性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jiàn】设,打造“互联网+公共服务”样板。(转自:仪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