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9举办的“2016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jí】工程师 姚志鹏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国家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情况。
大家早上好!
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国家水网的情况,一开始我立了一个【gè】题叫“机遇与挑战”,我说这个不太合适,机遇和挑战还是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刚才缪冬塬主任也介绍了,新的环境新的形势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机制体制和【hé】市场,我结合水网,把一些东西简单介绍一下。
主要介绍两个【gè】内容,一个自动监测,一个是手工监测,都是围绕水网说的,不包括污染源,只说地表水。2015年环保相关的法律制度陆续【xù】出台,从“十八大”提的生态文明到去年的新环保法的实施到“水十条”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监测领域的文【wén】以前是从来没有的。8月【yuè】份【fèn】出来了党政干部生态责任损害追究办法,去年出台了省一级监测环保追责。大了来说都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小了来【lái】说,党政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追究办法的考核,为什么现在抓数据质量,都是为这个服务,以后省级领导、地市领导升迁,还要看环境有没有发生变化,提出了谁考核、谁监测的思路。
国家监测网,有四级监测网络,包括国家、省市、地市、县,按要素分大气、水、土壤、生态和其他东西,我们没有拿到最新的数据,应该上下差不太多的结果。说一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国家有几个大的分享,一个自动的监测网络一个手工监测网络,还有一些专项网,比【bǐ】如重金属还有国家单独做的东西。
说一下地表水网络,现在在用的2767个手工监测项,发展历程,前身是972个监测网络,这个网络2012年5月份实施,2016年3月份,在这个基础上【shàng】调整到2767个,增长了两倍多的数量,数量也是根据【jù】环境形势的【de】不断变化进行调整的。最早七几年的时候,在国家组建水网【wǎng】的想法,当时没有连通,只是在领域,像三湖三河,那上面设了一些直报点。后来专家认识到重要性,开始组网,开始有400多个网【wǎng】络,再后来有700多个,再到900多个,每【měi】五年对网调整一次。每次中【zhōng】央提出新的要求之后,对网会进行调整。972个还是相对合理,考虑到人口和经济状况的分布。按照新的要求,大气在【zài】做大气考核,因为考核已经明确到“气十条”里面,对省地市也好,排名肯定要过,只是技术手段可能没有成熟【shú】,没有成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网络,虽然现在有2767个,还有十几个地市没有铺设监测断面,水的南北差异太大,可能有些没有地表引流,还有可能一个地方只有一个点,这个点的好坏一下子就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好坏。深圳来说,深圳的大气非常好,整个水,我们国家只有一个点,就在深圳河,我【wǒ】们的数据基本是6类,偶尔有5类的情况,拿这个点考核,可能会出现跟实际不太一样。这个网可能还会微调一下。2、水网先天的问题,刚刚说地域性的差异,源头水怎么测都没问题,到下游就很多污染物进来了,很难界定清楚是上游来的还是本地进来的。水的排名太复杂,后期还会微调一下。
说一下这个网的运行方式,这个网组建以来,一直委托当地的监测站,九几年到2014年,还是一个点每个月监测12次,采样的除外,水的后期国家有事权上收的概念,事权是国家的事权,国家全额出资来做,是地方的【de】事权,就由地方自己来做,如果是交叉的,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各自出钱。水网中央规定是国家事权,不让地方配套,后来我们调研,组织一些公司每年做12次的经费额度,2015年财政按照972个点,每个点的标准提到4.7万。今年新的运营,按照2767个,测算的大概一个点五万多块钱。常规的监测在一个地市一个省还可以,但是放在全国来说,这个价格非常低,具体看一些地方,在新疆那里,好多地方当天去根本回不来,车费、油费、人工、按照规范标准,基本【běn】做不下来。水的规范非常严格,现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来走。如果严格按照规范来走,有时候根本搞不下来【lái】。国家还在提第三方检测放开市场,我们拿了10%的点做测试,有一段时间,大家最激进的时候说把【bǎ】点全拿出去给第三方做,一开始大领导有这个想法,后来考虑到还是认为,如果网全【quán】放开还不太现实,现在没有哪两家或者五家六家能把【bǎ】网全做下来。首先采样需要地方帮你找到位【wèi】置,找到位置之后有现场工作、中间运输等,拿这【zhè】个东西来考核市政府,如果结果好就算了,如果结果不好,当地很容易找到毛【máo】病,市场看起来很不错,但是有时候非常难做,尤【yóu】其是低价,两、三万投这个标,我根本【běn】不相信你能干好这个活。2016年来看,这个市场想着让第三方做这一【yī】块,我们委托地市,现在我们更希望第三方以另外一个身份介入,比如选一个关键的点让地市来做,请第三方公司取一批标准样送到第三方公司,这种方式比较可行。水网这我们简单的介绍到这里。
经费保障没问题,以【yǐ】后每年财政部会出,所有的网络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数据的质量,这块国【guó】家最关心,不管谁做,比如让第三方来做,拿什么手段证明我的【de】数据没问题,我能保证我的数据质量,这些东西能拿出来,毫无疑问市场就非常大,你能把这个事情做好。上次有些公司来投,说【shuō】到质量控制,但是说得很空,也没有实际的手段让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能给出真实的数据。地【dì】方也是,你怎么告诉我你的数据真实,你的过程没问题。你可以口【kǒu】说,我们还是希望全程序的留痕,整个过程怎么做的都有痕迹,我相信你是按照我的规定做的,这样比较可靠,你能保证你的数据没问题,你的措施,你的手段,至少技术设计没有问题,这样来说才有空间。
自动监测网络,真正成网络在2007、2008年前后,最早有自动检测网络建设的想法,包括技术成熟是1999、2000年,那时候刚开始起步,国家对自【zì】动检测不断的投入,2015年一直到现在,现在总数是310个自动监测网络。最早有个想法是用自动监测替代手动监测,有些指标可以,但是全靠自动检【jiǎn】测还是有些问题,比如发现有些地方数据异常,还是需要手工监测运维一下,是自身异常还是仪器仪表异常引起的。数量来看,三百多个点已经可以的,包括89个点是上收地方建设的,包括江苏省、河南建的一些关键位置的点,我们要过来,这些点划拨国有资产,国家给运【yùn】营费,这个项目已经招标完成已在实施了。三百多个点的数量肯定没问题,但是数量是不是再扩大再建设,现在也是有两种声音【yīn】。我个人认为,如果再建也可以,我们可能还会上收,如果【guǒ】领导还有想法,说所有点全部上【shàng】收自动监测,我们就这个问题专门给领导写了一个可行性方案,我们建【jiàn】的都是传统的固定站点,水网没有浮标在做,都是固定的站点,固定站点的建设受地质条件、当【dāng】地交通、治安环境的影响,有些地方不适合建自动站。如果领导研究还是要建,就存在土地的问题,现在我们建固定站要拿到土地,征地的成本很难控制,国有土地还好协调,如果是农民或者其他土地很难协调,过程很漫长,很多地方没有土地证,财【cái】政、发改还不【bú】立项。
水站建了很多,还有很多数据挖掘工作没有做,海量的数据分析应用我们也没【méi】想到好办法,如果有好的想法把数据用起来。江苏建了三百多个【gè】水站,河南建了一百多个,接下来湖北、天津、吉林都要奔着一百多个建,水站建的还可以,最后数据的应用数据的挖掘,建了之后起到什么作用。我们三百多个点,每年【nián】六七百【bǎi】万的运维费,到底发挥什么作用?数据的挖掘还是需要深度的思考。
穿插的说一下水站运维方式,我【wǒ】们从2000年开始,一个点运维费20万。受事权上收的影响,水站数据只连国家,不通过地方,地方如果要,我们可以给也可以不给,已经在自己运维【wéi】的方式里,现在国家【jiā】各种改革,好多地市监测机构【gòu】,没有那么积极的做这个事情,包括人员的变动,很多地方对水站运维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借助这两个条件,2015年把运维方式改了一下,拿15万招【zhāo】第三方公司做运维,剩下的5万给地市做运维保障。去年我们拿了几十个点来做试点,后来看第三方公司还做的不错,队伍、人员专业化,另外好多地方两个点留一个人,远的地方一个点就留一个人【rén】,出现问题马上维护,很多是生产商,很多是代理【lǐ】商,如果有一些小故障,自己就维修了,如果自己修不好,马上团队过来修。数据有效性和数据量很大,数据有没有够,够了之后,我们【men】找第三方公司对数据质量进行考核和测试,核心就是一个。把我的【de】数据量、质量维护合格,他有这方面的优势,不足的可能是运行时间短,做仪表这块,对数据的敏感性差一些,数据有什么波动,地方站来做,根据多年的经验可以找出来什么原因,这方面他欠缺一些。上次我们去东北一个水站看,维护系统都非常好。脏度非常高,我们取个水样测又很好,我说可能是采样口有瘀泥,后来一看,真的是有瘀泥。可能是缺一些实际的经验。2017年的计划,除了国【guó】界点,国界很多在边防区域,公司进不去,这些不拿出来给第三方做,其他的可能都给第三方做运维。
刚才我们穿插说了一下经费,2015年的时候给我们和解了,和解到18万,今年我们报预算的时候调到22万还是23万,具体的额度【dù】还会有一些调整。自动网也好,手工网也好,核心都是数据质量,不管怎么样【yàng】一定要保证数据质量,如果质量保证不了就很难做。很多企业都是非常低的价格中标,如果中了,我【wǒ】们也担心服务,没有利润企业很难很好的做服务,包括现在建的水站,最初建水站主要是进口仪表,20万左右,后来用国产仪表,我们也是支持民营企业,我们用国产的,价格从20万到15万,2014年到10万。每年招完都有一【yī】个净结余,去年一个表到8万,财政部通过核算预算,说根据多年招标的情况,我认为你的表五万就够【gòu】了,低价把市场做坏了,从总部到【dào】地方的物流成本、还有人员成本,出了问题还要维护,维护费非常贵,财政部跟我们说五万,我们跟他说因为区域和市场,可能还要商量。假如今年中标【biāo】后走了【le】,明年的预算就很难做,市场的秩序还是需要大家维护。
饮用水源地监测,这个数据原来我们要求监测,每个点也象征性的给了【le】一万元,这一块也牵涉到事权上收,中央认为饮用水属地管理是当地政府自己的职责,所以国家【jiā】没有投入钱来做这个事情,但还是要求报数据。338个地级市,每季度每个月要监测我们要求的指标,每季度做一次全分析的监测,县里面要求每季度做一次36项运行指标的监测【cè】,每【měi】年做一个全分析监测,很多地方不具备全分析监测的实力,第三方的市场可能更大,因为地【dì】市站尤其西部,根本不具备监测的实力。水源地的监测,不管委托高校还是公司,大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敏感性,如果接这个活,真是国家来报数,一定要搞好指标,明确指标的单位是什么。我们之前出现过一个问题,当时测多氯甲苯超标三百多倍,直接报部里,部里一看超标这么多直接报国务院了,后来就去查这个事情,一查发现是兰州大【dà】学的实验【yàn】室来做的,一看他们的实验室被污染了,相关的领导该免的免,该除的除。水源地的数据质量一定要有敏感性,还有重金属的监测【cè】,这些都是比较小众的【de】监测业务,因为时间关系不多说。
提问:您介绍关于事权划分问题,作为市场检测机构,我们想了解国家对于环境监测市场到底【dǐ】怎么划分【fèn】?目前我们只有一些概念性政策性的问题,具体哪些属于国家?哪些属于省?哪些属于市?这块我们不太清楚。
姚志鹏:委托业务有的是委托当地来做,事权是国家的,监测事权是适度上收,这里存在给自己留可操作性的空间,如果全部上收都砸我手里【lǐ】了,国家这方面,从监测来考虑,自动这一块和大气这一块都【dōu】拿出来市场化。国家网通常考虑不【bú】具备都上收完,都脱离地方来做这个事情,不现实,所以国家提出适度上收,事权是国家的,经费是国家的【de】,但是做可以是第三方监测做。如果是省网自己地市的监测网络,仍然是地方的事权。(来源:仪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