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PPP发展的惑与解 节能环保行业获益几何
发布时间:2025-1-02
来源:
浏览量:8259
公私合营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缩写PPP),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的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顺利完成,并使合作各方最终达到比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自财政部、国家发【fā】改委等部门发布PPP相关政策文件以【yǐ】来,PPP模式已被视为一剂破解智慧城【chéng】市建设资金困局的良药,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的高度关注。然而,在智慧城市PPP热潮中,成功案例却不多见。在此背景下,冷静辨析PPP激活智慧城市的缘由所在,深度解析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提出解决之道,对我国进一步挖掘PPP潜力,发挥政企合力,推动智慧城市【shì】快速发【fā】展意义重大。
PPP模式缘何能激活智慧城市建设
(一)减轻政府资金压力,为破除智慧城市融资困境提供新渠道
智慧城【chéng】市建设资金庞大,再加上地方债高企,政府财政资金无以为继,致使资金之困成为阻碍智慧城市【shì】建设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智慧城市涉及领域众多,每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运维都需要大量资金【jīn】投入【rù】,少则上千万,多则几百亿。据赛迪智库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在建的智【zhì】慧城市【shì】投资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日益繁重,在建项目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未建项目可投资金有限。据国家审计署披露,截至2014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5.4万亿元,2015年到期偿还债务为1.8万亿元。通过PPP模式,撬动【dòng】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公共项目,获取合理回报,可有效减轻政府公共财政的举债压力。其原【yuán】因在于,当PPP模式被引入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中后,为换取特许经营权,社会资本方将承担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可能将政府承担的债务转移给企业,既解决了智慧城市项目建【jiàn】设的资金不足问题,也会缓解政府增量债务。此外,在逐利动机的驱动下,社会资本方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项目盈利,有利于政府存量债务的消化。
(二)打破公共服务“垄断”,为加速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注入新动力
以往我国公共服务的【de】供给主体较为单一,相关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一般由政府掌控,仅有项目建设会外包给社会资本主导。智慧城市建设公共项目也不例外,一般都由政府信息办或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推进。这种“独家垄断”状况,导致地方政府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便民服务的动力严重不足。比如,相对于便捷【jié】高效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我国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水平就相当有限。在行政审批网络化方面,仅有广东、福建【jiàn】、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网上办事大厅,但各部门可网上办理的事项并不多;网上公共服务【wù】资源供给也不多,仅有少数地区启动了互联【lián】网医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公共图书馆等资源建设。
通过PPP模式,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到智慧城市公【gōng】共项目领域,不仅可以破除互联网公共服务的垄断格局,而且可激发市场主体【tǐ】的活力和创造力,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政企双方的角色和作用会随之发生变化。政府将由公共服务的供给方转变为合【hé】作方和监管方,对项目整个实施过程、后续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会持续监管,可避免因企业获取暴利而使公众利益【yì】受到【dào】侵害现象的发生;企业对项目的【de】参与程度也由单一的建设转变为从方案设计到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直至后期维护的全程参与。另一方面,政企【qǐ】双方合作,可以将政府在顶层设计及战略制定等方面的优势,与社会资本在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专家人才、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合力为智慧城市建设献计献策。可见,以PPP模式让企业参与到智【zhì】慧城市建设之中,政企各司其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可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增添新的动力源。
(三)明确参与方权责利,为规避智慧城市建设风险提供新机制
在原来的政企合作中,往往因双方权利不明确,而将社会出资方演变为政府的一部分。比如,原先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与政府的合同中,只是进行了责任划分,权利【lì】并未界定,导致标准制定等很多本该由政府履行的行政权利,却赋予了社会资本方,以致于社会资本方对某些领域行政资源形成垄断。正【zhèng】是基于此,财政部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国发【2014】43号)中明确规定,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禁止参与地方PPP项目。在PPP模式中【zhōng】,以合同形式约定参与方的责、权、利,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可以有效规避参与方“相互勾结【jié】”的腐败风险。此外,在以往政府采购企业建设的模式中,双方都力图尽量降低自己所承担的风险,也就很难形成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合力作用不明显。在PPP模式中,风险都是由最善于应对的一方承担,让对方承担的【de】风险尽【jìn】可能小。比如,在智慧交通项目的运营中,如果因车流量不足而导致企业达不到基本的预期收益,该经营风险应由政府承担,政府可以对企业提供现【xiàn】金流量补贴,以有效降低类似不可控因素所引发的经营风险。同时,企业应按其相对优势承担较多的管理职责,这恰恰也是政府管理层“低效风险”的易发领域。可见,PPP模式以“风险共担”为理念,以共同目标为纽带,将政府、金融机构、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等参与方聚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伙伴关系,是抵御智慧城市推进中所【suǒ】遇风险的【de】强大利器。
推进智慧城市PPP模式有哪些困惑
(一)目标之惑:部分地方政府仅将PPP视为融资手段
PPP模式有利于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jī】发民间投资活力,为智慧城市建设筹措资金,控制政府性债务,缓解财政压力。PPP的融资作用不容小觑【qù】,但其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渠道,更是一种有助于提升公共事业生产效率的长效合作机制。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把PPP视为【wéi】一种融资工具,大力推广PPP模式的目的在于替代原有的地方融资平台,并试图将债务杠杆强加【jiā】给企业。企业自主权受到一定的影响,势必会降低合作意愿。因此,地方政府应摒弃对公共项目牢牢掌控的传统观念,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以平等协商为准则,互相监督,强化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资本的效率优势得以发挥。
(二)收益之惑:收益不明导致政企难达共识
收益预期不可【kě】控是造成政企各方对智慧城市PPP项目参与热情不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我【wǒ】国智慧城市发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项目没有成熟案例可以借鉴,相关【guān】标准无从谈起。项目验收标准的缺失,使得项目验收缺少客观评价依据,直接导致了收益时间的不确定。以城市公共信息交换平台为例。虽然住建部发布了建设指南,由于没有平台验收标准,项目的合格性无法有效界定。再加上收益标准不确定,盈利预期也就无法确保,这【zhè】势必会削弱社会资本对智慧城市PPP项目的【de】参与意愿。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因不可控因素使收益达不到资金预期时,政府应承担兜底风险。然而,因【yīn】为收益不明确,政府可能承担的兜底金额有多大并不明确,这无疑会影响政府引入PPP模式推进智慧【huì】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三)法治之惑:PPP法规体系不健全,无法有效约束政府失信行为
在智慧城市PPP失败案例中,存在因地方政府单方面违约,而导致社会资本利益受损的情况。比如,有些地方政府签约后又单方面要求重新谈判,以降低承诺价格;政府废止了当初指定的管理办法,致使实施机构拖欠合作公司经费,最终导致项目失败。此外,国内相关法规【guī】对PPP合同属于公法还是私法,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也并未给出明确定义。如果属于公法,那么社会资本方在地位上是服从一方;如果属于私法,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地位平等,有利于保护自身权利。而无法有效约束政府失信行【háng】为的现状,使得社会资本方无法通过法【fǎ】律途径有效保【bǎo】护自身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其采用PPP模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意愿,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xiǎng】。
解惑之道
(一)提升政府对PPP的认知和实施能力
只有让地方政府了解PPP模【mó】式,熟悉其操作流【liú】程,才能确保智慧城市PPP模式的顺利推进。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开展智慧城市PPP模式专题培训,让更多的政府管理者准确理解PPP的内涵和作用,客观判断其优势与局限性,合理界定其适用范围。二是鼓励省级地方政府牵头成立智【zhì】慧城市PPP综合【hé】服务中心,负责相关信息的统一发布和技术指导,辅助地方政府确定中标者。三是支持发展一批融资、技术等中介机构介入智慧城市PPP项目,为各地推进智慧城【chéng】市PPP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
(二)制定认定标准和第三方评价机制
标准是智慧城市PPP参与主体间利益分配的依据,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与执行至关重要。一是推动成立智慧【huì】城市PPP模式标准制定机构,分行业、分领域研【yán】究制定消费者收费标准和项目验收标准。探索浮动收益率机制,科学测算项目建造运营和预期收益,制定【dìng】可控的价格调整预案,确保社会资本利润率处于合理区间。二是为确保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在【zài】智慧城市方案设计、合约制【zhì】定、建设运营等环节,引入第三方机构,以标准为纲开展评估,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三)完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
智慧城市【shì】PPP模式的有效运作,需要合理、完整、清晰的政策法规作为依据,使双方的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加快修正完善PPP法律体系,对利益相关【guān】方不合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提高PPP模式的法律效力和可操【cāo】作性,增【zēng】强经营环境的可预测性,确保项目风险可控。二是加快完善PPP框架体系,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部门的职责和定位,为有序推进PPP模式扫清体制障碍。(来源:赛迪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