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将过去,很多单位已经开始了年终总结和计划,食品领域【yù】的五年规划也是如此。“十二五”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计划硕果累累,集中在食品安全高新检测技术研究与产【chǎn】品研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食品【pǐn】安全溯源控制及预警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食品非法添加物筛查技术和装备研发等领域。“十三五”还在紧张的制定中,具体规划内容仍无从得知,然而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科学家吴永宁在会议中透【tòu】露了“十三五”重点研究计划总体思路。他介绍说,“在创新危害识别技术、突破前沿评估【gū】技术、集成溯源预警技术、发展安全控制技术等总体思路下将实现五个转移”。我们具体来看这“五个转移”将会对分析仪器带来哪些影响。
突破人源性细胞体外替代毒性测试
“十三五”规划五个转移中第一条就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的传统评估技术向人为基础的新型评估技术的转移”。新的《食品安全法【fǎ】》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估中的毒性测试通常【cháng】以动物试验为主,然而以动物实验结果进行的风险评估与【yǔ】实际仍有很大出入,因此该项转移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该项转移的关键技术领域是“突破人源性细胞体外替代毒性测试”。该技术可分为两步,分别是人源性细胞株的培养及毒性测试机制。毒性测试机制很复杂,包括中国人群食品过敏成因与免疫识别机制、食品中病原生【shēng】物耐药【yào】性传播【bō】机制、食源性致病菌的肠道分子生态【tài】学以及作用机制等。在这些基础研究领域中需要大量的生命科学仪器,例如:基【jī】因测序、流式细胞仪、PCR等。2014年,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并以6%的速度增长,预计将来5年内将有长足的发展。
未知物筛查类仪器将大行其道
“食品化学危害物【wù】检测从定向检测到非定向筛查的【de】转变”同样列在“十三五”规划的五个转移中。目前我国的食品化学危害物检测主要以【yǐ】定向检测为主,即已经确定了检测目标物,然后按照标准和流程把它检测出来。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的预防未知潜在危害物,例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事件发生后我们才开始研究这个危害物是什么,如何检测它。
其实食品中的未知物的筛查研究,国内已经有很多单位在做。如果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心的张朝晖、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冼艳萍等。使用的仪【yí】器包括高分辨质谱、生物芯片【piàn】技术、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仪等。此次将食品化学危害物未知物筛查作为“十三五”规划重点,将对未知物筛查仪器的研发、应用和研究起到促进作用【yòng】。
基因测序在微生物诊断溯源领域发力
“微生物诊断溯源由【yóu】传统技术向下一代全基因测序转移”是“十三五”规划中的既定目标。目前,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广受关注,而常用的微生物检测的主要方法有【yǒu】培养法以及利用微生物的抗原、核酸或一些小分子来指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wù】的全基因测序技术成熟后【hòu】,不仅能快速检测特定、已知微生物,也可以将“未知”微生物无论是细菌、真菌或者是病毒等通过一次实验全部筛出来。不仅能快速诊断由微生物导致【zhì】的食源性疾病并溯源,对新兴抗体的识别和制备技术的发展都有助益。
应用基因测序进行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检测将主要集中【zhōng】在全国的医疗卫生机构。截至2015年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7万个,其中,医院2.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5万个,其他机构0.3万个。
其中,医院中:公立医院13326个,民营医院13153个【gè】;专业公共卫生机【jī】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093个。
分析仪器将应用在食品生产全链条 “五转移”第四条是“食品安全控制理念从HACCP向脆弱性【xìng】评估为基础全程控制转变”。 其关键【jiàn】技术领域包括:食物链脆弱性评估、产品真实性溯源、产地污染(农兽药、重金属、真菌毒素和海洋毒素【sù】等)与农畜水产品安全控制等技术等。
近些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一直呼吁从种、养殖等源头控制食品安全。此次纳入【rù】“十三五”规划中可以预见到分析仪器将【jiāng】应用在食品生产全链条【tiáo】。主要分析仪器类别可包括:产地污染中应用在农残检测的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兽药残留检测的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重金属检测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shè】光谱质【zhì】谱联用仪等,以及真菌毒素和海洋毒素检测类仪器。同时也将促进食品安全现场和在线监管所需的新型试剂与装备的研发。
溯源预警从分散趋于统一 “溯源预警从分散趋于统一”是“十三五”规划中“五转移”中的第五条。目标是研究“食品安全【quán】信息传播【bō】规律和预警的大数据汇聚融合理论”“开发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大数据系统【tǒng】”,倚重大数据对某个区域或某种食品进行风险预警。
其实溯源预警在有些省份已经开始实施,如吉林省政府采购吉大·小天鹅公【gōng】司生产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配备到省内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等单位,检测数据通过设备的上传功能进行上传,并标记数据检测所在地。可直观的显示出省内食品安全状况,对食品安全进行有【yǒu】效风险预警。但是有的省份出于检测设备没有数据上传功能或没有建立溯源机制,或有溯源机制的省份由于溯源内容【róng】、预警评判指标等不同,而不能在全国产生协同效应。此次将溯源预警从分散趋于统一,将对分析仪器的数据传输、储存、分析等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食品快速检测仪器潜力无限 近来,食品快速检测产品市场迅速增长。除“十三五”给分析仪器市场带来的影响外,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为食品快速检测产品【pǐn】带来了春天。新《食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快速检测可以作为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等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初步筛查的手段。
各协会学会也【yě】在积极推进快速检测标准化工作,如,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工作的基础上,组建《中国分析测试【shì】协会标准委员会》,并启动了制定筛检技术CAIA 标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项目的征集工作。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chǎn】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尹建军也曾【céng】说,“将要筹建‘全国质量监【jiān】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食品安全快速检验方法专业工作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也于2014年成立。
食品快速检测仪器种类很多,除统称的食品安全快【kuài】速检测仪、食品品质检测仪外,还包【bāo】括牛奶分析仪、农药残留速测仪、谷物分析仪、食用油品质分析仪【yí】等。除此之外,众多厂商也在开发多种快速检测仪器,如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激光拉曼光谱仪、上【shàng】海矽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离子迁移谱快速检测仪、苏州派尔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长光程紫外光谱技术的高精度植物油检测仪等。
据统计,2014年全国食品快速检测仪器市场约20亿元,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快速检测标准和产品标准【zhǔn】的逐步【bù】完善,未来食品快速检测产品市场将潜力无限。(转自仪器信息网)